国产+成+人+亚洲欧洲自线,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1 2 3
法律法規
法律服務
公司制度
下載中心
下載中心 您當前瀏覽的位置是:網站首頁>>政策法規>>下載中心

山西省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技術措施

添加日期:2014-8-25 11:23:41 訪問次數:6295次

一、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

(一)表現形式

現澆板易產生貫通性裂縫或上表面裂縫;現澆板外角部位易產生斜裂縫;現澆板沿預埋線管易產生裂縫。

(二)主要治理措施

1.1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規則,避免平面形狀突變。當平面有凹口時,凹口周邊樓板的配筋宜適當加強。當樓板平面形狀不規則時,宜設置梁使之形成較規則的平面。

在未設梁的板的邊緣部位設置暗梁,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1.2   應加大現澆板的剛度。現澆鋼筋混凝土雙向板設計厚度不應小于100mm,廚房、廁浴、陽臺板不得小于80mm,當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時,板厚不宜小于120mm。對于過長的單向板,設計時應進行抗裂驗算,合理確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

1.3   現澆板配筋設計宜采用熱軋帶肋鋼筋細且密的配筋方案。

1.3.1   屋面及建筑物兩端的現澆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應配制雙層雙向鋼筋,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徑不應小于8mm

1.3.2   外墻轉角處應設置放射形鋼筋,鋼筋的數量、規格不應少于7Φ10,長度應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

     1.3.3   在現澆板的板寬急劇變化處、大開洞削弱處等易引導收縮應力集中處,鋼筋間距不應大于150mm,直徑不應小于8mm,并應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縱橫兩個方向的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應小于截面積的0.15%,且不小于Φ6@200

1.3.4   管線應盡量布置在梁內,當樓板內需埋置管線時,管線必須布置在上下鋼筋網片之間,且不宜立體交叉穿越,確需立體交叉的不應超過二層管線。線管在敷設時交叉布線處可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混凝土澆筑順利且振搗密實。當兩根以上管并行時,沿管方向應增加Φ4150500mm的鋼筋網片,做到在應力集中部位有雙層布筋。

1.4   現澆板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當大于C30時,應采取抗裂措施。

1.5   剪力墻結構住宅結構長度大于45m且無變形縫時,宜在中間位置設置后澆帶。后澆帶處應設置雙層鋼筋,后澆帶混凝土與兩側混凝土澆筑的間隔時間不宜小于2個月。

1.6   預拌混凝土使用單位在訂購預拌混凝土前,應根據工程不同部位和環境提出對混凝土性能的明確技術要求。摻合料總摻量不應大于水泥用量的30%

1.7   對高強、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設單位、施工總包單位和監理單位應參與配合比設計。

1.8   模板支撐系統必須經過計算,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

1.9   后澆帶處應采用獨立的模板支撐體系,澆筑前和澆筑后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之前,后澆帶兩側梁板下的支撐不得拆除。

1.10   應加強對現澆樓板負彎矩鋼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負彎矩鋼筋位置應設置足夠強度、剛度的通長鋼筋馬鐙,馬鐙底部應有防銹措施。雙層上排鋼筋應設置鋼筋小馬鐙,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 

1.11   在混凝土澆筑時,對裂縫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跳板。

1.12   預拌混凝土在運輸、澆筑過程中,嚴禁隨意加水。

1.13   現澆板澆筑時,應振搗充分,在混凝土終凝前應進行二次壓抹,壓抹后應及時覆蓋和澆水養護。

1.14   現澆板養護期間,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2Mpa時,不得進行后續施工。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0Mpa時,不宜在現澆板上吊運、堆放重物。吊運、堆放重物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沖擊。

1.15   主體驗收前,應對現澆樓板進行檢查,發現裂縫立即處理,并形成記錄。

二、填充墻裂縫

(一)表現形式

不同基體材料交接部位易產生裂縫;填充墻臨時施工洞口周邊易產生裂縫;填充墻內暗敷線管處易產生裂縫。

(二)主要治理措施

2.1   蒸壓(養)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類的墻體材料至少養護28d后方可用于砌筑。

2.2   嚴格控制砌塊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墻體材料現場存放時應設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

2.3   不同基體材料交接處應采取釘鋼絲網等抗裂措施。鋼絲網與不同基體的搭接寬度每邊不小于100

鋼絲網片的網孔尺寸不應大于20mmх20mm,其鋼絲直徑不應小于1.2mm,應采用熱鍍鋅焊鋼絲網,并宜采用先成網后鍍鋅的后熱鍍鋅電焊網。鋼絲網應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片固定,間距不大于300mm

2.4   在填充墻上剔鑿設備孔洞、槽時,應先用切割鋸沿邊線切開,后將槽內砌塊剔除,應輕鑿,保持砌塊完整,如有松動或損壞,應進行補強處理。剔槽深度應保持線管管壁外表面距墻面基層15mm,并用M10水泥砂漿抹實,外掛鋼絲網片兩邊壓墻不小于100mm  

2.5   填充墻砌體應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縫砂漿應飽滿密實,嵌縫應嵌成凹縫,嚴禁使用落地砂漿和隔日砂漿嵌縫。

2.6   填充墻砌筑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間,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宜采用梁(板)底預留30-50mm,用干硬性C25膨脹細石混凝土填塞(防腐木楔@600mm擠緊)方法。 

2.7   填充墻砌體臨時施工洞處應在墻體兩側預留2Ф6@500拉結筋,補砌時應潤濕已砌筑的墻體連接處,補砌應與原墻接槎處頂實,并外掛鋼絲網片,兩邊壓墻不小于100mm

2.8   消防箱、配電箱、水表箱、開關箱等預留洞上的過梁,應在其線管穿越的位置預留孔槽,不得事后剔鑿,其背面的抹灰層應滿掛鋼絲網片。

三、墻面抹灰裂縫

(一)表現形式

抹灰墻面易出現空鼓、裂縫。

(二)主要治理措施

3.1   應嚴格控制抹灰砂漿配合比,宜用過篩中砂(含泥量<5%),保證砂漿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采用預拌砂漿時,應由設計單位明確強度及品種要求。

3.2   對混凝土、填充墻砌體基層抹灰時,應先清理基層,然后做甩漿結合層,摻加界面劑與水泥漿拌合,噴涂后抹底灰。

3.3   抹灰前墻面應澆水,澆水量應根據墻體材料和氣溫不同分別控制,并同時檢查基體抗裂措施實施情況。

3.4   抹灰面層嚴禁使用素水泥漿抹面。抹灰砂漿宜摻加聚丙烯抗裂纖維、碳纖維或耐堿玻璃纖維等纖維材料。必要時,可在基層抹灰和面層砂漿之間增加玻纖網。如墻面抹灰有施工縫時,各層之間施工縫應相互錯開。

3.5   墻面抹灰應分層進行,抹灰總厚度超過35時,應采取加設鋼絲網等抗裂措施。

3.6   墻體抹灰完成后應及時噴水進行養護。

四、外墻保溫飾面層裂縫、滲漏

(一)表現形式

飾面層易出現開裂,外墻易產生滲漏

(二)主要治理措施

4.1   外墻外保溫施工圖及設計變更均應經同一圖審機構審查批準。設計變更不得降低節能效果,并應獲得監理或建設單位確認,建設、施工單位不得更改外墻外保溫系統構造和組成材料。

4.2   外墻外保溫設計應明確基層抹灰要求,并應對門窗洞口四周、外墻細部及突出構件等做好防水保溫細部設計,出具節點詳圖。

4.3   外墻外保溫系統組成材料應與其系統型式檢驗報告一致。

4.4   保溫材料應有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產品認定證書。EPS板自然條件下陳化期不得低于42天,60度恒溫蒸汽條件下不得低于5天,XPS板陳期不得低于28天。

4.5   涂料飾面應采用與保溫系統相容的柔性耐水膩子和高彈性涂料。

4.6   外墻外保溫施工前應作出專項施工方案,由總承包單位報建設(監理)單位審查批準后實施。

4.7   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應堅持樣板引路的原則,樣板驗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4.8   外墻基層處理及找平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4.8.1   抹灰前應先堵好架眼及孔洞,封堵應由專人負責施工,施工、監理單位應對孔洞封堵質量進行專項檢查驗收,并形成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8.2   封堵腳手架眼和孔洞時,應清理干凈,澆水濕潤,然后采用干硬性細石混凝土封堵嚴密。

4.8.3   穿墻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發泡劑和防水膨脹干硬性水泥砂漿填塞密實,封堵后孔洞外側表面應進行防水處理。

4.9   粘貼聚苯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4.9.1   條粘法需用工具鋸齒涂抹,涂抹面積應達到100%;點框法粘結面積不應小于50%

4.9.2   涂料飾面時,當采用EPS板做保溫層,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時,宜采用以粘結為主,錨栓固定為輔的粘錨結合的方式,錨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3個;當采用XPS板做保溫層,應從首層開始采用粘錨結合的方式,錨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4個,錨栓在墻體轉角、門窗洞口邊緣的水平、垂直方向加密,其間距不大于300mm,錨栓距基層墻體邊緣應不小于60mm,錨栓拉拔力不得小于0.3MPa

4.9.3   XPS板為保溫層時,應對XPS板表面進行粗造化處理,并應在兩面噴刷專用界面砂漿,界面砂漿宜為水泥基界面砂漿。

4.9.4   保溫板之間應拼接緊密,并與相鄰板齊平,膠粘劑的壓實厚度宜控制在3-5mm,貼好后應立即刮除板縫和板側面殘留的膠粘劑。

保溫板間殘留縫隙應采用阻燃型聚氨酯發泡材料填縫,板件高差不得大于1.5mm

4.9.5   門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裝飾腰線、女兒墻壓頂等有排水要求的外墻部位應做滴水線。

4.9.6   門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應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縫離開角部至少200mm

4.9.7   耐堿網格布粘貼時,洞口處應在其四周各加貼一塊長300mm、寬200mm45°斜向耐堿玻纖網布;轉角處兩側的耐堿玻纖網布應互繞搭接,每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或可采用附加網處理。

4.9.8   在外墻保溫系統的起始和終端部位的墻下端、檐口處及門窗洞口周邊等部位應做好耐堿玻纖網的反包處理。

4.10   硬泡聚氨酯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4.10.1   噴涂法施工時,外墻基層應涂刷封閉底涂。噴涂前應采取遮擋措施對門窗、腳手架等非噴涂部位進行保護。

4.10.2   噴涂硬泡聚氨酯的施工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0,空氣相對濕度宜小于80%,風力不宜大于三級。嚴禁在雨天、雪天施工,當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時應采取遮蓋措施。

4.10.3   噴涂硬泡聚氨酯采用抹面膠漿時,抹面層厚度控制:

普通型3-5mm,加強型5-7mm,并應嚴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超差。

4.11   外墻保溫層需設置分格縫的,應由設計明確位置及處理措施。

4.12   需穿透外墻保溫層固定的管道及設備支架等,其與保溫層結合的間隙應采取可靠措施做防水密封處理。

4.13   外墻施工完后,建設單位應組織參建單位對外墻進行淋水試驗,淋水持續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并做好檢查記錄。

五、 外窗滲漏 

(一)表現形式

外窗框周邊易出現滲水;組合窗的拼接處易出現滲水。

(二)主要治理措施

5.1   外窗制作前必須對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證門窗框與墻體間有適合的間隙;外窗進場后應對其氣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風壓性能進行復驗。

5.2   窗下框應采用固定片法安裝固定, 嚴禁用長腳膨脹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門窗框。固定片宜為鍍鋅鐵片,鍍鋅鐵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點間距:轉角處180mm,框邊處不大于500mm。窗側面及頂面打孔后工藝孔冒安裝前應用密封膠封嚴。

5.3   窗框與結構墻體間應施打聚氨酯發泡膠,發泡前應清理干凈,發泡膠應連續施打,一次成形,填充飽滿。

5.4   外窗框四周密封膠應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膠,密封膠應在外墻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膠要保證基層干燥,無裂紋、氣泡,轉角處平順、嚴密。

5.5   外窗臺上應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內窗臺應高于外窗臺10mm。窗楣上應做鷹嘴或滴水槽。

5.6   組合外窗的拼樘料應采用套插或搭接連接,并應伸入上下基層不應少于15mm。拼接時應帶膠拼接,外縫采用硅酮密封膠密封。

5.7   外窗排水孔位置、數量、規格應根據窗型設置,滿足排水要求。

5.8   外窗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外窗現場淋水見證檢驗,并形成記錄。

六、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地面滲漏

(一)表現形式

管根、墻根、板底等部位易出現滲漏。 

(二)主要治理措施

6.1   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樓板混凝土應一次澆筑,振搗密實。樓板四周應設現澆鋼筋混凝土止水臺,高度不小于120mm,且應與樓板同時澆筑。

6.2   防水層應沿墻四周上返,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轉角處、墻根部位應做防水附加層。

6.3   管道穿過樓板的洞口處封堵時應支設模板,將孔洞周圍澆水濕潤,用高于原設計強度一個等級的防滲混凝土分兩次進行澆灌、搗實。管道穿樓板處宜采用止水節施工法。

6.4   對于沿地面敷設的給水、采暖管道,在進入有水房間處,應沿有水房間隔墻外側抬高至防水層上反高度以上后,再穿過隔墻進入衛生間,避免破壞防水層。

6.5   地漏安裝的標高應比地面最低處低5mm,地漏四周用密封材料封堵嚴密。門口處地面標高應低于相鄰無防水要求房間的地面不小于20mm

6.6   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內穿過樓板的管道根部應設置阻水臺,且阻水臺不應直接做在地面面層上。阻水臺高度應提前預留,保證高出成品地面20mm。有套管的,必須保證套管高度滿足上口高出成品地面20mm

6.7   防水層上施工找平層或面層時應做好成品保護,防止破壞防水層。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應做二次蓄水試驗,即防水隔離層施工完成時一次,工程竣工驗收時一次,蓄水時間不少于24小時,蓄水高度不少于20-30mm,并形成記錄。

七、屋面滲漏 

(一)表現形式

屋面細部處理不規范,易產生漏水、滲水。

(二)主要治理措施

7.1   不得擅自改變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材料,確需變更的,應經原圖審機構審核批準,圖紙設計中應明確節點細部做法。

7.2   屋面防水必須由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防水隊伍施工,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掌握細部構造及有關技術要求。

7.3   卷材防水屋面基層與女兒墻、山墻、天窗壁、變形縫、煙(井)道等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和基層轉角處,找平層均應做成圓弧形,圓弧半徑應符合規范要求。

7.4   卷材防水在天溝、檐溝與屋面交接處、泛水、陰陽角等部位,應做防水附加層;附加層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

7.5   天溝、檐溝、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頭的端部應裁齊,塞入預留凹槽內,用金屬壓條釘壓固定,最大釘距不應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7.6   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煙)道、設備底座及高出屋面的結構處應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底部應做防水臺,防水層收頭處應箍緊,并用密封材料封口。

7.7   屋面水落口周圍直徑500范圍內應設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水落口,水落口處防水層應伸入水落口內部不應小于50,并用防水材料密封。 

7.8   剛性防水層與基層、剛性保護層與柔性防水層之間應做隔離層。屋面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分隔縫間距不宜大于4.0m

7.9   屋面太陽能、消防等設施、設備、管道安裝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壞防水層。

7.10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應做蓄水檢驗,蓄水時間不少于24小時,蓄水最淺處不少于30mm;坡屋面應做淋水檢驗,淋水時間不少于2小時。

八、衛生間局部等電位聯結做法不規范

(一)表現形式

等電位聯結做法不正確或局部漏做,不能起到等電位保護作用。

(二)主要治理措施

8.1   設計單位應明確住宅衛生間局部等電位聯結所選用的標準圖集。

8.2   樓板內鋼筋網應與等電位聯結線連通,墻體為混凝土墻時,墻內鋼筋網宜與等電位聯結線連通。

8.3   下列部位應進行等電位聯結:金屬陶瓷浴盆及金屬管道;淋浴供水用的金屬管道;洗臉盆下與金屬排水管道相連的金屬存水彎;金屬給排水立管。

8.4   散熱器的支管為金屬材料時,支管應進行局部等電位聯結;散熱器的支管為非金屬材料時,散熱器應進行局部等電位聯結。

8.5   洗臉盆金屬支托架固定與混凝土墻內鋼筋相連時,金屬支托架應進行局部等電位聯結。

8.6   衛生間、浴室內無PE線,浴室內的局部等電位聯結不得與浴室外的PE線相連;如浴室內有PE線,浴室內的局部等電位聯結必須與該PE線相連。

8.7   等電位聯結線應采用截面積不小于4mm銅芯軟導線,導線壓接應采用接線端子并搪錫處理,壓接螺絲應為熱鍍鋅材料,彈簧墊圈、平墊圈應齊全,并壓接牢固。

8.8   等電位箱內端子板材質及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表面應進行搪錫處理。

8.9   衛生間等局部等電位聯結施工完成后,應全數做導通測試并形成記錄。

九、地漏安裝不規范,水封深度不足。

(一)表現形式

地漏標高控制不準確,地面坡度不符要求,排水不暢;地漏水封深度不足,有害氣體外泄。

(二)主要治理措施

9.1   施工圖紙設計中應明確地漏型號及規格;洗衣機地漏須使用專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應增加返水彎,返水彎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9.2   施工前應根據基準線標高及地漏所處位置并結合地面坡度要求確定地漏安裝標高,保證地漏安裝在地面最低處,地漏頂面應低于地面面層5mm,水封深度應不小于50mm. 

9.3   已安裝完畢的地漏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防止堵塞。

十、散熱器安裝不規范,散熱器支管滲漏

(一)表現形式

散熱器安裝固定不牢,支管少支架,管件接口易發生漏水。

(二)主要治理措施

10.1   散熱設備、管材、管件應相匹配,并應按要求進行檢驗。

10.2   散熱器支架、托架安裝構造正確,埋設牢固,位置準確。

10.3   散熱器支管長度超過1.5m時,應在支管上安裝管卡;塑料管應在轉彎處安裝管卡,在閥門處安裝固定支架;散熱器及支管坡度坡向正確。

10.4   隱蔽安裝的采暖管道在墻、地面上應標明其位置和走向。

10.5   散熱器背面與裝飾后的墻內表面安裝距離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無要求時, 導管敷設后引出地面部位應為30mm,距窗臺不應小于50mm;距地面高度設計無要求時,掛裝應為150200mm, 衛生間散熱器底部距地不應小于200mm, 散熱器排氣閥的排氣孔應向外斜45°安裝。

10.6.1   采用絲接方式連接的管道,套絲時不得出現斷絲、缺絲、亂絲,連接后外露2-3扣,并應清理干凈,做好防腐處理。

10.6.2   采用熱熔方式連接的管道,管材與管件應使用同一廠家材料,切割管材應平整并垂直于管材軸線,熱熔時操作環境、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及熔焊深度均應嚴格控制。

10.6.3   塑料管道與金屬管道、閥門連接時應采用專用工具專用管件。

10.7   散熱器及配管水壓試驗應在逐戶試驗合格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試壓,并形成記錄。

山西省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技術措施.doc

 


上一條:2013版示范施工合同
下一條:關于規范太原市預拌混凝土生產及使用 相關表格的通知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76號  郵編:030002  辦公室:0351-5228782  傳真:0351-2020530
版權所有:太原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3002928號-1號    晉公網安備14010702070635

<samp id="gmmci"><del id="gmmci"></del></samp>

    • <table id="gmmci"><nav id="gmmci"></nav></table>